今年9月,温州中源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刘旭海被列入首批《浙江省人民法院破产案件个人管理人名册》,成为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辖区首位以注册会计师资格列入名册的个人管理人。
摘自2012年12月20日(星期四)《温州日报》第15版之“一线访谈”
司法重整,让企业走“生路”
——访温州中源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刘旭海
2012-12-20
本报记者潘颖颖
今年9月,温州中源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刘旭海被列入首批《浙江省人民法院破产案件个人管理人名册》,成为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辖区首位以注册会计师资格列入名册的个人管理人。而近日,由温州中源会计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的浙江星球包装有限公司重整一案走完司法程序,成为我市第一例由法院审理完结的重整案件。
“‘跑路’不是出路,走司法重整之路,才可拼杀出企业的生路。”和记者聊起民间借贷和金融改革以来,温州企业历经的种种磨难和重整之后的浴火重生,拥有丰富企业破产重组经验的刘旭海有感而发。
从早年温州网通国脉信息港有限责任公司的破产清算案,到担任平阳县石油公司的破产管理人,再到去年民间借贷风波以来参与多家知名民营企业的重组,在刘旭海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由他亲手操刀的不少重组案例都被本地专业人士视为学习的“教科书”,也让不少濒危企业“妙手回春”。
在刘旭海看来,如果说资金链断裂的危困企业是“重症患者”,那么司法重整就是一剂“强心剂”。这剂“强心剂”对财务有困难、又有挽救必要和挽救可能的企业来说,作用非同小可。刘旭海解释,它可以给危困企业6至9个月的法律宽限期,在这个宽限期内企业可以在恢复或继续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在法院指定的第三方管理人监管下,公平、公开、公正地协调债权人、债务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制定详细、周密、可行的重整方案和计划。
“我们的重整思路是,以盘活下属企业优良资产为手段,通过债权转股权或引入新投资人为方式,使核心企业持续经营,将社会不良影响降至最少。”刘旭海说,对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主来说,比“跑路”更好的选择就是用司法重整拼杀出一条生路。司法重整可以有效地挽救危困企业,在使企业避免破产清算厄运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及其债权人、出资人、职工、关联企业等各方主体实现共赢。
同时,手把手参与重整的经历,也让他对当下民营企业存在的会计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刘旭海说,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法人治理机制,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混乱,几乎成为一种通病。“出现财务危机的企业,普遍存在着以企业名义向民间融资、以企业主名义向民间融资的混同现象,这是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的疑点和难点,也成为阻碍破产企业法推广适用的最大阻力。”为此,他建议,以当下推进的温州金改为契机,在司法实践中,应区分以企业名义借入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和企业主个人借入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挥霍情况,结合省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指导意见的规定,稳妥审慎地认定债权,为发生财务危机的企业集团和关联企业合并处置创造条件。
刘旭海说,破产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业务,融法律、社会、经济、财务问题于一体,对管理人的要求很高。尽管温州专业的破产管理人屈指可数,但他相信这个市场会逐渐壮大,大有可为。“身为一名破产管理人,要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内心职业道德自律更是必不可少,公正这两个字是我自己始终坚守的信念。”他说,为自己的这个角色而骄傲。
相关链接>>>
温州中源会计师事务所设立于2000年1月10日,是经财政部门批准,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法定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组织。经过多年的拓展,现已发展为温州中源会计师事务所、温州中源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温州中源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三大专业经济鉴证公司。
该所涉及业务范围包含企业验资、会计报表审计、工商年检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企业改制审计、清产核资审计、工程预决算编审、工程招投标代理、资产评估,以及工商代理、代理记账、财务培训、担任财务顾问、提供财务及工程造价咨询等服务,并于2007年9月成为首批浙江省人民法院破产管理人之一。